沪剧

沪剧之星朱俭:一生献舞台,经典永流传!

2025年7月25日晚,上海沪剧界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,国家一级演员、沪剧舞台的中流砥柱朱俭,因突发脑溢血,经全力抢救无效,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舞台,年仅50岁 。消息传来,戏迷们纷纷缅怀这位用生命诠释沪剧魅力的艺术家,他的一生,是与沪剧紧紧交织的传奇。

舞台 邓世昌 沪剧 朱俭 碧落黄泉 2025-09-13 21:14  3

为什么某些人会认为沪语演出等于排外?

为什么迪士尼比我们更珍惜上海文化?迪士尼一个外资企业,三番两次推广沪语沪剧,是的呢,今年的迪斯尼沪语版歌舞可不是第一次了啊。图啥?说白了,人家懂得"越是地方的,就越是世界的"。它不是在讨好上海人,而是在做一本万利的文化买卖——把沪剧包装成"中国独家特色产品",

演出 沪语 上海话 沪剧 沪语演出 2025-09-10 10:30  4

从社区舞台到专业剧场,崇明这个艺术团为爱奔赴

檀板轻敲、胡琴悠扬,侧幕内,一声哀怨清亮的长腔划破演出大厅的喧嚣,大幕在丝竹声的烘托下徐徐拉开,顷刻将观众拉入百转千回的剧情之中。日前,一场精彩的沪剧演出在城桥镇社区党群服务分中心温情上演,一系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,经过沪剧爱好者的重新演绎后,令人耳目一新,现

舞台 崇明 剧场 沪剧 艺术团 2025-09-09 11:24  1

蛇年上海文化炸场!独脚戏混搭沪剧,金绣娘沈慧琴一开口惊艳全场

刚过去的蛇年春节,上海人不谈春晚也不聊旅游,朋友圈里刷爆的竟是一场剧场演出——独脚戏《石库门的笑声》连演三晚场场爆满,中国大戏院门口甚至有人加价求票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国家一级演员、“金绣娘”沈慧琴突然登台,一亮嗓子唱沪剧,台下老戏迷直接拍红了手,这场“非遗混搭

蛇年 绣娘 沪剧 独脚戏 沈慧 2025-09-05 08:42  2

朱俭沪剧演艺生涯中最“出彩”的一个角色是什么?

著名沪剧演员朱俭虽然英年早逝,但他十七岁就从戏校毕业进了上海沪剧院,从艺三十多年,主演过许多经典大戏,如《碧落黄泉》中的汪志超,《永恒旋律》中的聂耳、《我心握你心》中江南、《啼笑姻缘》中的樊家树、《邓世昌》中的邓世昌、《一号机密》中的陈达炜……堪称上海沪剧院的

沪剧 朱俭 碧落黄泉 沪剧演艺 朱俭沪剧 2025-09-01 10:37  5

沪剧舞台上的璀璨之星:孙徐春的艺术传奇!

孙徐春1960年出生于上海,祖籍浙江宁波。他的童年浸润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,父亲身为业余文艺爱好者,精通扬琴与二胡,母亲则是越剧的忠实拥趸,这样的家庭环境为孙徐春播下了艺术的种子。年少的他,展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,从口琴到二胡,一路精进,十岁出头便在杨浦区少年宫小

舞台 艺术 沪剧 沪剧舞台 孙徐春 2025-08-30 10:49  5

当沪剧遇上交响乐:这场名家云集的音乐会,藏着老上海的新味道!

昨晚的上海商城剧院,后台的化妆镜前挤满了熟悉的面孔。茅善玉正对着镜子调整头饰,孙徐春在侧台轻声哼唱着《雨中情》的调子,73岁的作曲家汝金山握着指挥棒反复确认节拍——80多人的交响乐队早已在台下坐定,琴弦上还带着未散的松香气息。这场由新东苑集团操办的沪剧交响音乐

音乐会 交响乐 茅善玉 沪剧 孙徐春 2025-08-29 13:44  5

退休两年的茅善玉,带着沪剧玩出了新花样!

11月的奉贤博物馆里,60岁的茅善玉站在讲台上,手里举着张泛黄的老照片。"你们看,这是上世纪初的滩簧艺人,在田埂上搭个台子就开唱。"她的声音里带着沪语特有的软糯,台下坐着的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,也有举着手机录视频的年轻人。谁能想到,这位退休两年的沪剧名家,如今

敦煌 茅善玉 沪剧 罗汉钱 敦煌女儿 2025-08-29 11:07  5

钱思剑:从崇明田埂唱到上海舞台,这位沪剧名家的故事太动人

在沪剧界,有位演员的嗓子被戏迷称为"带着海风的袁派声腔"——他就是钱思剑。这位从崇明岛田埂上走出来的名家,把农民的质朴和沪剧的婉转揉进了每句唱腔里。如今提起沪剧袁派传承,没人能绕开他的名字,但很少有人知道,他当年考剧团时,连一场完整的沪剧都没看过。

崇明 沪剧 袁派 钱思剑 崇明田埂 2025-08-29 10:19  5

泸剧界痛失巨星!一级演员朱俭离世,最后登台画面曝光,令人泪目

在这个盛夏,一则噩耗如晴天霹雳,震动了沪剧界和无数戏迷的心。7月25日晚,上海沪剧院一级演员、沪剧代表性传承人朱俭,因突发脑溢血,经全力抢救无效,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年仅50岁 。他的离去,让沪剧舞台瞬间黯淡了几分,那些他曾塑造的经典角色,成为了戏迷们心中永远的

邓世昌 沪剧 朱俭 孙徐春 一号机密 2025-08-27 04:32  4

沪剧大师茅善玉配音 沪语广播重返上航客舱

8月26日起,乘坐上海航空部分国际与地区航线的旅客,将在航班降落上海前听到一段特别的客舱广播——不是熟悉的普通话或英语,而是柔软婉转的上海方言。这一别具一格的“沪语广播”服务,在时隔数年后正式重返上航客舱,成为空中一道流动的海派文化风景线。“女士们,先生们:欢

客舱 沪语 茅善玉 沪剧 沪语广播 2025-08-27 09:15  8

太惊喜!万米高空突然响起上海话!时隔数年正式回归,还是茅善玉的声音

“女士们,先生们:欢迎您来到上海,这座融汇东西的海派都会……”这一段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录制的沪语广播,既面向来自世界的旅客,也面向归家的上海人。声音透过客舱广播系统缓缓流淌,仿佛一条无形的纽带,连起了城市记忆与空中旅途。

沪语 高空 上海话 茅善玉 沪剧 2025-08-26 21:03  6

姑娘唱红沪剧!筱爱琴:从保姆家孤女到一代宗师,女儿再她的经典

在沪剧百年史上,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艺术家:她生在扬州,却让沪剧的婉转唱腔传遍大江南北;她幼年丧父、寄人篱下,却凭着一股韧劲在戏坛闯出一片天;她31岁转型戏路,塑造的角色成了沪剧史上的丰碑,可正当艺术如日中天时,却在40岁含冤离世。她,就是筱爱琴,一个用一生书写“

保姆 孤女 沪剧 一代宗师 筱爱琴 2025-08-24 09:14  3

沪剧五代人同堂一飘戏:三部经典大戏藏着百年传承的密码?

当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的幕布第三次升起,台下观众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——78岁的沪剧名家赵春芳颤巍巍接过青年演员递来的折扇,一句"陆雅臣出门泪汪汪"的经典唱段刚起,全场便响起默契的跟唱。这场由上海沪剧院策划的经典传承专场,竟让老中青五代沪剧人站在了同一方舞台上。

五代 茅善玉 沪剧 借黄糠 陆雅臣 2025-08-14 16:15  8